全球基建市场硝烟正浓创元网配资,中国“基建天团”的海外征战再度引发关注。2025年上半年,八大建筑央企境外新签合同额逼近万亿大关,合计达9944.6亿元,同比增长16.33%。
在这份亮眼成绩单中,既有稳坐钓鱼台的领军者,也有异军突起的“黑马”,谁能在激烈竞争中持续领跑?又是什么力量催生了超50%的增速奇迹?
中国交建:2000亿级体量筑牢“境外王”地位
在万亿订单版图中创元网配资,中国交建以2003.79亿元的境外新签合同额一骑绝尘,不仅是唯一突破2000亿元的企业,更以9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第二名中国能建(1994.79亿元),继续稳坐“境外工程王”宝座。其20.15%的总额占比意味着,八大央企每5元海外订单中就有1元来自中交。
这份底气源于三大核心优势:在港口、路桥等传统领域,加纳塔克拉底油气服务码头等项目彰显了其海事工程的硬核实力;依托“一带一路”的全球化布局早,在东南亚、非洲已形成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;旗下中国港湾等子品牌能整合设计、施工、融资全链条资源,灵活适配不同国家需求。
中国中铁:51.6%增速上演“速度与激情”
若论上半年最抢眼的“增速明星”创元网配资,中国中铁以51.6%的同比增幅当之无愧。其境外新签合同额从2024年同期的823.8亿元跃升至1248.7亿元,实现跨越式增长。
这一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三大推手:中吉乌铁路、中泰高铁二期等跨境工程集中落地,仅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段260公里的里程就带来可观订单;战略调整精准发力,加大对东南亚、中亚市场投入,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的“本地化运营”模式提升了竞争灵活性;2024年同期较低的基数,更让这份增长显得尤为突出。
分化中前行:七增一降的多元图景
除了头部企业的亮眼表现,其余六家央企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。中国铁建以57.43%的增速紧随中国中铁,1140.944亿元的合同额与其“1+1+5+6”海外区域经营体系的深耕密不可分;中国中冶以32.5%的增速位列第三,显示出在冶金工程领域的海外拓展成效。
中国能建(13.74%)、中国电建(17.50%)、中国化学(0.36%)均保持正增长,而中国建筑成为唯一“掉队”者,1148亿元的合同额同比下降6.7%,虽体量仍居前列,但83亿元的同比减少折射出其海外战略调整的阵痛。
未来之争:谁能笑到最后?
从中国交建的持续领跑,到中铁兄弟的高速冲刺,八大央企的海外表现既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化的缩影,也暗藏全球市场的博弈。中国交建的“境外王”地位能否抵御追兵?中铁、中铁建的超50%增速是昙花一现还是新增长周期的开端?中国建筑的调整何时见效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:你认为哪家企业的海外战略最具可持续性?全球基建的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?创元网配资
怀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